• <code id="yu0ak"><xmp id="yu0ak"></xmp></code>
    <abbr id="yu0ak"><source id="yu0ak"></source></abbr>
    <li id="yu0ak"><source id="yu0ak"></source></li>
  • <abbr id="yu0ak"></abbr>
    <rt id="yu0ak"><acronym id="yu0ak"></acronym></rt>
    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要聞 >

    北京高考文綜解析:冬奧會世園會進入試題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時間: 2019-06-08 | 責編: 劉昌

    2019年文科綜合能力測試(北京卷)(簡稱試卷,下同)地理學科命題以《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和《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北京卷考試說明(文科)》為依據,深入挖掘地理學科的內涵,從時事熱點和日常生活學習的事例中提煉命題素材。試卷在兼顧地理學科基礎知識和主干知識考查的基礎上,全面考查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試題充分發揮地理學科在服務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中的重要作用,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試卷傳承和發揚北京特色,深化“四個突出”和“四個考出來”基本理念,為首都地理教育和人才選拔提供重要參考和依據。

    一、 凝煉命題素材,提升命題思想性

    地理學研究人與地理環境的關系,面廣底深。試卷著力通過多樣的情境考查學生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命題素材的甄選注重從學科視角深化對學生思想意識的培育,試題多從時事熱點話題切入創設地理問題,引導學生關注學科內容與時代發展和社會現實的結合。試題多從學生身邊事物和現象提煉命題素材,引導學生洞察生活,倡導將地理視角和思維方法融入學生的價值觀、意志品質和日常行動當中。

    試卷第1、2題將學生制作主題“點亮中國”的宮燈融入地理基本知識。試題情境萃取于中學手工制作活動,使學生將實踐活動與學科內容建立聯系,培養學生參與勞動的意識。題目以“宮燈”作為載體,引導學生體驗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厚內涵。該題組聚焦我國南北最大距離和建設港珠澳大橋的重大意義,給予學生愛國情懷引領和價值認同。

    第4、5題以2018年11月確立的“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為背景,涉及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地理環境和一體化發展的重要作用。學生需要理解國家優化區域發展格局的重要部署,提升主人翁意識,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刻苦學習。第41(1)題選擇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這一重要展會為載體,體現建設生態文明的先進理念,使學生理解綠色發展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理解傳統重工業基地向高新技術產業成功轉型的發展歷程,進而樹立“四個自信”的堅定理念。

    二、彰顯學科本質,聚焦基礎與主干知識

    地理基礎知識是學生系統掌握地理學科基本理論,培養地理核心素養的重要根基。試卷堅持考查學生義務教育以來所構建的地理知識網絡,突出對基礎知識的檢測。第2題考查學生對地圖比例尺的運用。第6題在分析不同地區氣候季節變化的同時,需要明確我國各省級行政區的簡稱。第7題、第11題和第36題分別涉及等壓線、莫霍面等深線和地形高程等,重點考查學生對等值線的理解和運用。

    主干知識構成地理學科基本框架,是培養地理核心素養的重要手段和根據。第3題通過平頂山市降水量的空間分布差異,考查學生對地理環境要素相互作用的理解。第4、5題涉及學生熟悉的長江三角洲區域,要求學生揭示區域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差異。第36題要求學生從不同視角認識區域地理特征,考查學生對地理學科主干知識構建和關聯的能力。

    注重考查學科基礎與課堂教學的銜接。第8題和第40(2)均結合教材和教學當中常用的圖像和設問方式,考查內容涵蓋城市空間結構的有關理論和人口老齡化問題等題目平實親切,設問適度開放,有利于激勵學生作答。

    三、重視傳承創新,考查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2019年既是實行文科綜合能力測試(北京卷)地理學科命題的最后一年,又是向高中地理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的過渡階段。試卷在滿足現有課程標準的基礎上,為基于地理核心素養的試題評價提供良好借鑒。

    第6題給定中國某機場空調耗能的年變化,要求學生依據所給材料推斷該機場所在的省級行政區,重點要求學生分析與處理相關數據與信息,對地理事物現象進行科學解釋與評價,據此評價學生所具備的地理實踐力。第8題通過對城市兩種用地類型的地租變化格局,意在說明城市發展當中農業用地的重要意義,考查學生對綜合思維以及人地協調觀的理解。第9、10題選取新聞報道,運用相關的地理學科理論,考查學生對我國基本地理國情的理解以及區域發展外向型經濟的作用。

    第11題以長江中下游某地莫霍面等深線分布為材料,從自然要素的物質循環能量交換的角度,分析巖石圈、水圈等的變化規律,考查學生所具有的綜合思維能力。第41(1)結合沈陽、大連兩地的高新技術發展相關資料,分析兩城市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有利條件,旨在考查學生在人地協調觀、區域認知方面具備的基本素養。

    四、兼顧科學與美感,設計多樣化圖表內容

    試卷沿用北京地理卷多年來的思路,圖表呈現形式平和,設計感豐富。試卷共繪制地圖6幅,涉及不同區域和尺度。

    第1、2題將地圖以宮燈燈面的方式展示,學生通過從“手繪宮燈設計圖”當中閱讀和提取信息,增加審美體驗。第3題提供平頂山市輪廓圖,重點表現氣象臺(站)點降水量。第4、5題和第7題分別提供的是學生常見的長江三角洲區域圖和東亞局部海平面氣壓分布圖,地圖類型和設問內容學生較為熟悉。第6題展示了中國某機場空調耗能變化模擬示意圖,便于分析日常生活中所蘊含的地理規律。第8題繪制了某城市商業用地和農業用地的地租水平變化簡圖,圖形簡潔、設問新穎。第11題則以莫霍面等值線分布為依托,形象地展示地殼、地幔的分層界限。

    試卷首次使用豎版中國地圖,增強學生的國家版圖意識。36題基于邊境文化元素設計藝術符號表示跨境經濟合作區,豐富試卷地圖的藝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