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推廣分享會暨“教育新時代 學校新生態”高峰論壇在天府四中拉開帷幕。本次活動由中國教育學會指導,《中國教育學刊》雜志社、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四川天府新區社區治理和社事局主辦,成都市未來教育家聯盟、四川天府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天府第四中學承辦,醍摩豆智慧教育研究院協辦。
中國教育學會秘書長楊銀付;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如平;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管理分會理事長、《中國教育學刊》編委會副主任馬憲平;成都市委教育工委委員,成都市教育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馬海軍;四川天府新區黨工委教育衛健工委書記,社區治理和社事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廣;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羅清紅;四川天府新區黨工委教育衛健工委委員,社區治理和社事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遠東出席開幕式。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成果持有單位的校長和老師,來自全國基礎教育界的專家、校長、教師和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等到天府四中會場參會。
本次大會持續兩天,分為開幕式、教育名家報告、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課堂展示、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交流報告、閉幕式五個部分。現場五百余名老師參會,另有四萬余人通過線上直播平臺觀看。
開幕式由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管理分會理事長、《中國教育學刊》編委會副主任馬憲平教授主持。
馬憲平教授表示,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就教育工作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強調教育系統要把“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作為未來五年教育事業發展的總任務。本次成果推廣分享會和教育高峰論壇,是教育系統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召開的一次教育盛會。為切實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通過發揮基礎教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在教學改革、實踐、研究中的引領和輻射作用,有效促進成果更好、更快轉化為學校發展的新動能,推進學校教育適應新時代、滿足新要求、解決新問題。通過深度交流、分享、推廣新時代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優秀實踐研究成果,促進學校變革與發展。
領導致辭
四川天府新區黨工委教育衛健工委書記,社區治理和社事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廣代表四川天府新區,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各位專家、老師的到來表示誠摯的歡迎,向長期關心支持新區教育發展的各位領導、教育同仁表示由衷的感謝!
他談到,當前,天府新區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區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教育優先發展,著力構建“1345”工作體系。錨定“一個目標”,打造國家級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教育生態樣板區,建設現代教育治理示范高地。堅定“三個導向”,服務人才、服務產業、服務營城。統籌“四大舉措”,黨建引領、政府主導、多元合作、分類辦學。實現“五大轉變”,服務人群,由戶籍人口向服務人口轉變;經費保障,由保障教師向保障學生轉變;功能定位,由保障基本民生向服務產業并舉轉變;教育質量,由低位均衡向高品質多元供給轉變;教師觀念,由“等書教”向“找書教”轉變。
成都市委教育工委委員,成都市教育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馬海軍代表成都市教育局對本次高峰論壇分享教學成果的學校與老師致以崇高的敬意。他談到,這些優秀教學成果充分體現了廣大教育工作者堅持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積極參與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初心和堅守。隨后,他感謝中國教育學會選擇在天府第四中學開展本次大會,感謝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同仁,聚焦“教育新時代 學校新生態”,共話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既推廣形成共享機制,切實發揮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又使優秀成果在推廣應用中實現再創新、再提高。
教育名家報告
報告由四川天府新區黨工委教育衛健工委委員,社區治理和社事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遠東主持。
中國教育學會秘書長楊銀付以《深化改革,建設高質量基礎教育》為題,從四個方面進行了系統闡釋。一是深化課改,指出要進一步體現培養目標、體現核心素養、體現優化結構、體現教育規律。二是深化教改,要進一步注重五育并舉、注重 學思結合、注重知行合一、注重融合教學。三是深化評改,進一步突出綠色評價、全面評價、綜合評價,進一步突出診斷性的評價、形成性的評價,進一步突出發展性的評價、增值性的評價,進一步突出評價結果的運用。四是深化體改,要進一步堅持黨的引領、堅持學校主導、堅持協同育人、堅持放管結合。
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如平以《探索新時代教育教學方法》為題作主旨報告。他指出,新時代的教育教學方法要突出時代性、教育性、有效性與創新性,要堅持內涵發展,加快教育由量的增長向質的提升轉變。新時代教育教學方法特征是以學生為中心、以促進學生學習為宗旨、以課堂教學場景為基礎、以信息技術的融合應用為手段、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為標準。
課堂教學展示
4月9日下午,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課堂展示(小學專場1)在天府四中音樂廳舉行。
成都高新區芳草小學副校長梁艷主持本場論壇。
展示單位:北京史家教育集團
課程名稱:道德與法治《無商不“尖”》
執教教師:北京市東城區史家教育集團吳麗梅
展示單位:江蘇情境教育研究所
課程名稱:小學語文《童年的水墨畫》
執教教師:江蘇情境教育研究所副所長丁偉
展示單位:成都市實驗小學
課程名稱:小學語文《寫詩是人人都會做的大事情》
執教教師:成都市實驗小學白雪
專家點評
金少良,北京市東城區史家教育集團課程管理部副主任
金少良副主任用三個字形容今天的課堂:尖端、優美、詩意。道德與法治從“博物”到“厚德”,既有內心的法律——道德,又有法律的底線。《童年的水墨畫》彰顯情境教育理論的真美情思,符合核心素養。《寫詩是人人都會做的大事情》通過詩歌教學回歸生活,讓孩子明白詩歌是生活韻律性、詩意化的表達。
楊東,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秘書長兼課題辦主任、四川省陶行知研究會秘書長、四川省政協教育智庫專家
楊東主任對今天執教的三位教師表示了充分的肯定,他認為道德與法治課回歸生活中的誠信案例,引導學生理解信譽影響終生。兩節語文課充分體現了文化的傳承和理解,富有張力的課堂滲透著語文的核心素養,展現了老師們強大的語文感知能力。
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課堂展示(小學專場2)在天府四中天府書院舉行。
成都高新實驗小學朱祥烈校長主持本場論壇。
展示單位:重慶市巴蜀小學
課程名稱:小學數學《位置》
執教教師:重慶市巴蜀小學姜錫春
展示單位:杭州市天長小學
課程名稱:小學數學《長方形面積》
執教教師:杭州市天長小學陳銀
展示單位:天府第四中學
課程名稱:小學數學《分數制造師》
執教教師:天府第四中學周楊洋
專家點評
羅小玲,重慶市巴蜀小學課程部主任
羅小玲主任認為這三堂數學課都體現了“提供一種既令人愉快又有用的東西,當學生的思想經過這樣的準備之后,他們就會以極大的注意力去學習”。執教教師始終堅持孩子的個性成長有不同的時空與路徑,為每個孩子成長提供空間,創造空間,助力孩子們自由發展。
樓朝輝,杭州市天長小學書記、校長,正高級教師
樓朝輝校長認為今天執教的三位教師教學風格各具特色,擁有獨特的課堂氛圍,他認為每個學校都應該在課堂教學、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尋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在踐行學校研究方向的過程中,尋找屬于自己的特長,使教師個人的職業發展與學校的研究方向實現最大的互動。
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課堂展示(中學專場)在天府四中學術報告廳舉行。
四川天府新區教科院院長劉長清主持本場論壇。
展示單位:天府第四中學
課程名稱:中學英語 《An Accidental invention》
執教教師:天府第四中學劉莎
展示單位:山東萊陽開發區中心學校
課程名稱:中學語文 《植樹的牧羊人》
執教教師:萊陽開發區中心中學左言鳳
展示單位: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永定分校
課程名稱:物理《功》
執教教師: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永定分校王潤梅
專家點評
徐駿,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永定分校書記、校長
徐駿校長談到,從三堂課可以看出三位老師的教學水平高,四中學生綜合素質高,隨后他就第三節課《功》作點評,他認為,這節課是高效的課堂、思維訓練的課堂、探究性的課堂,執教老師面向全體、全程,培養了學生的主體意識。
覃文勝,四川省教科院義務教育研究所副所長
覃文勝副所長認為天府四中劉莎老師執教的英文課符合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建構,用英語講述中國故事,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認同;符合語言教學的規律,體現英語教學技巧教授的過程性,隨后,他就如何更大效率訓練學生語言表達給出了建議。
黃明勇,成都市第七中學語文學科教研室主任
黃明勇主任認為這三節課是國家級課題的課堂表達,體現了研究性與前瞻性。隨后他就左言鳳老師執教的語文課進行點評,他認為這堂語文課的主體性表達非常充分,回歸了語文雙基,努力為學生搭建了文本解讀的梯子,體現了育人價值。隨后他指出,這堂課對差異性的引導還不夠充分。
國家級教學成果交流報告
4月10日上午,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交流報告在天府四中音樂廳舉行。
會議由成都棠湖外國語學校初中校長助理劉勇老師主持
成果名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悟課程》開發與實施
成果獎項: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分 享 人:北京市東城區史家教育集團教學主任郭志濱
北京市東城區史家教育集團教學主任郭志濱以《“博”與“悟”的教學實踐》為題作交流報告,她從博悟課程”的內涵、六大實施路徑、育人價值、現實意義等四個方面介紹了史家教育集團史家小學博悟課程。她認為,博悟課程課堂學習不是一個無聲的單項知識傳遞的過程,而是一個交織著多重聲音的生動世界。知識不再是冰冷的符號,而是多維立體對話中產生的智慧火花。博悟課程讓文物從火起來到“活”起來,博物館也在方寸之間,記錄歷史,預見未來。
成果名稱:大數據背景下的遠程教育模式
成果獎項: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分 享 人: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羅清紅
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羅清紅以《智能時代共享教育的成都實踐——”一塊屏幕”背后的故事》為題作交流報告,他以“隨身隨堂”微師培項目和成都數字學校為例講述了“三全一常”優質教育全域共享成都模式。以“七彩祥云”形成智庫引擎,形成網格節點,同頻共振;系統勢能,攻堅克難;優資教育,全域共享。
他談到,共享教育讓每一個孩子都有出彩的機會,用數據串起一張網, 生成一棵樹。讓數據發聲,洞察教育的需求,真正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像空氣一樣彌散到每個角落。讓每個孩子、每個家庭以及每所學校,進步有“階梯”,成長有“營養”。
成果名稱:初中“導師引領”個性化育人實踐
成果獎項: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分 享 人:山東萊陽開發區中心中學副校長孫瑞清
山東萊陽開發區中心中學副校長孫瑞清以《實施導師引領,開展個性化育人》為題作交流報告,他從面對新形勢催生新課題、思考新課題需要新理念、突圍新理念指導新實踐、收獲新實踐結出新碩果、展望新成果孕育新起點等五個方面介紹了山東萊陽開發區中心中學的初中“導師引領”式差異教育范型的深化研究。
他認為,教學是在承認學生發展差異的前提下,尊重差異,努力使其在不同起點上獲得最優發展,形成自己的鮮明特色。教育改革的關注點從學科課堂教學拓展到學生的德行完善、特長發展、情感需求等教育的全過程,從導情、導學、導長三條路徑下實施導師引領“個性化”育人實踐。
成果名稱:中學生命教育的實踐與研究
成果獎項: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分 享 人:天府第四中學教育集團總校長張顯國
張顯國校長以《讓教育回歸生命原點——中學生命教育的實踐與研究成果報告》為題從生命的在場——三維生命教育理論體系的構建;生命的喚醒——三維生命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生命的潤澤——生命融創課堂教學范式的構建三個方面進行系統闡釋。
他指出,課題組從生命教育專題研究升華到生命教育價值研究,構建了生命、生活、生態的新三生教育,并以生命教育理論為基礎,整體構建了三維生命教育課程體系。他表示,生命融創課堂的價值追求即生命是教育的原點、生活是教育的主題、生態是教育的追求、生動是教育的樣態、生成是教育的結果。他倡導,教育改革的終極目標是讓美好人性自由舒展。讓教育回歸生命原點,立足生活實踐,著眼教育生態,一個朝氣蓬勃的教育景象將會向我們走來。
成果名稱:“5+X”課堂教學模式理論建構與實踐創新研究
成果獎項: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分 享 人: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永定分校書記、校長徐駿
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永定分校書記、校長徐駿以《“5+X”課堂教學模式》為題,從理論基礎及教學原則、“5+X”教學環節及策略、課堂教學評價及策略深入淺出的介紹了首師大附中永定分校的“5+X”課堂教學模式。
他談到,“5+X”課堂教學模式通過了解學情、引入問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效果反饋5個方面及特色環節(X),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創新思維培養為導向,以核心素養提升為目標,注重“創新性、問題性、自主性、探究性、高效性”的相互融合,培養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逐步實現學校特色。
成果名稱:情境教育實踐探索與理論研究
成果獎項: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
分 享 人:江蘇情境教育研究所副所長丁偉
江蘇情境教育研究所副所長丁偉以《情境教育實踐探索與理論研究》為題,從情境教育是從實踐探索中成長起來的教育教學成果、情境教育是從民族文化的滋養中走出的教育學派、情境教育是從現代教育理論中發展起來的可以對話世界教育的中國聲音三個方面詳細介紹了情境教育實踐探索與理論研究。
她談到江蘇情境教育研究所根據兒童、知識、社會三個維度,設置了學科情境課程、幼小銜接課程、主題性大單元課程、野外情境課程,讓兒童的情感活動與認知活動的結合。學生在情境教學過程中感受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創新精神。
成果名稱:一個模子不適合所有學生:小學差異教學的實踐研究
成果獎項: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分 享 人:杭州市天長小學書記、校長樓朝輝
杭州市天長小學書記、校長樓朝輝以《一個模子不適合所有學生:小學差異教學的實踐研究》為題作交流報告,從差異教學的核心理念、天長小學差異教學的研究歷程、天長小學差異教學的實踐研究、研究的創新點等五個方面介紹了杭州市天長小學的差異教學。
他認為,差異教學研究一直伴隨著不斷發現問題,不斷回應學生的成長,要從“如何發現學生差異和潛能?如何提供學生成長路徑?如何促進個人精準匹配學習策略?”三個問題出發,建立學生整體素質結構,讀懂兒童,發現學生潛能,利用交往豐富學生成長路徑,精準匹配學習策略。
成果名稱:小學“遠程植入式教學”引領教育精準扶智
成果獎項: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分 享 人:成都市實驗小學校長李蓓
成都市實驗小學校長李蓓以《小學“遠程植入式教學”引領教育精準扶智》為題作交流報告。她從課題成果的來源及背景、過程與方法、成果概述、成果成效、成果創新點和成果推廣及思考六方面展開報告內容,向我們呈現了清晰的教育精準扶智路徑,創新“遠程植入式教學”運行方式,讓教學行為方法顯性運輸。
她提到“遠程植入式網校”能讓前端優質的教學理念及實踐通過遠端的學習、轉化和創新,促成遠端教學體質增效,形成自身教學研究與改革能力,全面可持續提升遠端教學水平及辦學水平,真正實現把“差異”變成資源“”,從“幫扶”走向“共享”。
成果名稱:基于學科育人功能的課程綜合化實施與評價
成果獎項: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
分 享 人:重慶市巴蜀小學校黨委書記、校長馬宏
重慶市巴蜀小學馬宏校長以《兒童立場 做的哲學——巴蜀小學“學科+”教學成果推廣分享》為題作交流報告,她圍繞巴蜀小學成果的核心表達和巴蜀的深化推廣兩方面內容來進行具體闡述。
她聚焦“如何發揮中國傳統教育的學科優勢,充分發揮學科育人功能,從根本上推動一所學校漸進式的整體改革?如何夯實國家課程和課堂教學改革的主渠道作用?如何破解‘學科至上’和與之相反的‘去學科化’以及‘學科孤立’傾向”等問題進行深度解讀,她認為教育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從兒童立場出發,各美其美;堅持守正創新,提倡“做”的哲學,真心做,做至真,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閉幕式
閉幕式上,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管理分會理事長、《中國教育學刊》編委會副主任馬憲平教授對成都市教育局、成都教科院、天府新區社區治理和社事局、天府四中、醍摩豆智慧教育研究院對本次論壇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他總結到,在為期一天半的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推廣分享會暨“教育新時代學校新樣態”高峰論壇中,與會老師在學習、交流中有所悟有所得,他希望老師們將所得理論應用于教學中,并發揮基礎教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在教學改革、實踐、研究中的引領和輻射作用,推廣新時代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優秀實踐研究成果,促進學校變革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