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de id="yu0ak"><xmp id="yu0ak"></xmp></code>
    <abbr id="yu0ak"><source id="yu0ak"></source></abbr>
    <li id="yu0ak"><source id="yu0ak"></source></li>
  • <abbr id="yu0ak"></abbr>
    <rt id="yu0ak"><acronym id="yu0ak"></acronym></rt>
     
    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陳鐵梅,一位特級教師的成長領悟

    來源: 中國教師報 | 作者: 陳鐵梅 | 時間: 2022-11-17 | 責編: 曾瑞鑫

    一位特級教師的成長領悟:人應該仰望點什么

    陳鐵梅 南通市海門區東洲國際學校美術教師

    我一直認為,一名教師最幸運的,莫過于是在剛剛入職的最初幾年,能有一個或者幾個人,在你困惑或者迷茫的時候,能伸出援手,給你釋疑解惑,讓你有機會、有能力撥開云霧,找準方向,踏歌而行。

    而我,就是這樣一位幸運的老師。

    1.成長旅途中的坐標

    1989年8月,我大學畢業,到江蘇省南通市海門東洲中學任教。

    我從小喜歡涂涂畫畫,但是成為一名美術老師,是我隨意而安的結果。

    大學期間乃至于畢業后比較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始終夢想做一名畫家,所以我的課余時間幾乎都是在辦公室里的練練書法、看看書。

    日子波瀾不驚,愜意自由。

    大約一年之后的某天,校長張炳華踱著步來到我的辦公室,一眼就在我的辦公桌上,找到了他訂閱的但經常“失蹤”的報紙——我正在上面揮毫潑墨、暢意抒懷。

    張校長看著厚厚一疊散發著油墨和書畫墨混合香型的報紙,沒有責怪我,而是問道:“你的書法練得不錯,你的目標是什么?”

    我瞬間愣住了,因為我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理想、成長、方向、目標,于我而言,這是別人家的事。

    “你的基本功很扎實,你可以更好。”這句話無疑是當頭棒喝,讓我幡然醒悟:人應該仰望點什么!

    如果說決定教育基本品質的是教師,那么決定教師成長最基本朝向的那一定是校長。

    “三歲定八十”,在剛步入教育崗位的頭幾年,是一名教師思考人生價值、規劃專業成長方向、決定行動路徑最重要時期。

    所以,在我成為一名教師的最初幾年,就有這樣一位校長關注著我的成長,用信任鼓勵我勇于擔當,用項目鞭策我挑戰自己,用目標激發我不斷超越,這是何等的幸運。

    這段場景和這場對話,很小、很短,但對我而言,很大、很長,時不時從我的記憶深處升騰出來,成為我成長旅途中永遠的坐標。

    2.創作一幅自己的人生作品

    經過反復追問,我與自己有了這樣的約定:我也許可以創作一幅自己的人生作品,生活在自己的作品里,成為我自己。

    我可以從做好每一件事開始,會做的直接做好,不會做的學著做好。

    我要用行動來證明,就像一朵花用開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一幅畫用勾勒賦色來證明自己的價值一樣。

    恰逢學校舉辦第二屆“東苑杯”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教師自愿報名參賽。我也主動報了名。

    參賽名單出來以后發現,除了大學科外,就我一個是小學科教師,而且教齡最短。當時就有人認為我“好出風頭”,而我除了跟自己的約定,別無他想。

    好在教務主任、師傅陸惠賢認為我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她說:“人生來就是面對挑戰的,總想退縮的人沒前途。”

    是的,進,還有50%的希望;退,將一無所有。

    在之后的歲月里,這句話成為我面對各種挑戰時的自我告誡,也成為我激勵我的名師工作室或者同行者的“鐵梅箴言”。

    我認真備課,認真練基本功。一下子驚喜地發現,練的書法和看的書全都有了用武之地。

    那次,我獲得了職業生涯第一次獎勵:“三字一話”一等獎,“課堂教學”三等獎。

    這證書現在看來不值一提,因為在之后所獲得的任何一張證書都比它含金量高,但是這幾張證書對于我而言很重要,因為我收獲了人生道路上的三個重要命題。

    3.人生路上三個重要命題

    一是要善于突破自我。

    危機是危難、危險,但還包含著機遇、機會,只要善于思考、反省,并立刻行動,便能轉危為安,妙手回春。

    所以,重要的不是危機,而是面對危機的態度!

    二是要認真對待每一節課。

    課堂,是教師所有教育理想的出發點。你可以讓課堂變得很大,流動著追求真善美的氣息,學生在這里會擁有無限生長的可能。

    所以,每一次備課時我都會想很多問題,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如何讓美術課從傳統的技法學習中脫離出來,成為生活美學課、文化體驗課。

    于是我開始課程整合,將課堂搬到了教室外,與學生在荷塘邊賞荷、說荷,品位朱自清《荷塘月色》,分析八大山人《荷花水鳥》,比較潘天壽和莫奈筆下荷花、睡蓮的筆觸與色彩美,我們看色美、形美、光美、影美,看時間美、角度美、距離美,喚醒發現美的眼睛;想對比美、節奏美,滿足視覺和心理最初的需求;悟歷史美、地理美、人文美、意境美、和諧美,理解和認同審美文化;繪圖繪景、以文寫景,進行藝術化的提煉和表達,由此讓自然美成為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

    這種無功利、無目的的審美情感,帶著濃烈的美學內涵和美的精神向度,實現致用、比德、暢神這一中華傳統文化語境中的審美三境界。

    出于簡單的成就感,我將教學的思與行寫了下來,寄給了《中國美術教育》,出人意料地,文章竟然發表了,我欣喜若狂——沒想到一節課的“副產品”竟然如此芬芳宜人。

    而事實上,由此課所形成的“蝴蝶效應”遠出乎我的意料:

    省教育廳來文點名要我參加省工藝美術高級研修班,并參與面向東南亞地區播放的電視教材的錄制,參加全國中師教材《手工制作》的編寫,而當時我還僅是一個26歲的年輕教師而已。

    但這足以為我的人生作品注入激情和活力,并長久地影響到了我的教育追尋中。

    三是要將自己的專業發揮到極致。

    書籍裝幀設計、園林設計、版畫、書法、篆刻、陶藝、電腦設計等,大凡教學用得著的無一不出現在我的學習與生活中,并在校內外重要活動進行“實彈演習”。

    我練成了一名“雜家”,也讓我忙了很多,但收獲了諸多實踐案例,更重要的是基本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提升,這為之后屢獲全國美術評優課一等獎夯實了基礎。正是在一次次的追趕與超越中,我漸漸理清、拉直了成長路線。

    此時危機已經成功轉化為契機,我也明白了,教師的專業成長從來不是一部浪漫史,需要每一天堅持“擦亮星星”,每一天向外追問,向內自省,每一天以一種不屈的生命姿態,努力聆聽生命拔節的聲音,能走多遠,用一生來踐行。

    我很慶幸每一天的堅持讓自己收獲滿滿,有學生的歡笑和創意迭出,有孩子們對藝術的熱衷而執著地走上藝術道路,說是要追隨我的腳步;有教學成功的竊喜,有教學失敗的反思;有校長、師傅的不斷督促和最為熱切的期盼……

    他們讓我懂得,要堅實走在這大地上,就要以空靈之心傾聽,以堅韌之足踐行,以專業智慧走向澄明,以教育探索言行充實自己的生命。這就是我的教育幸福的根源。(圖文 /陳鐵梅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