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de id="yu0ak"><xmp id="yu0ak"></xmp></code>
    <abbr id="yu0ak"><source id="yu0ak"></source></abbr>
    <li id="yu0ak"><source id="yu0ak"></source></li>
  • <abbr id="yu0ak"></abbr>
    <rt id="yu0ak"><acronym id="yu0ak"></acronym></rt>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首頁> 中國教育>

    新時代勞動教育呼喚勞動教育學的建立

    2023-08-28 13:32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字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立足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多次對勞動和勞動教育作出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在 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明確指出, “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將勞動教育納入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總體要求。“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 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 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突出強調了勞動教育在新時代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獨特價值,深刻闡述了勞動教育的使命和任務,推動勞動教育回歸初心、回歸育人,為全面加強新時代勞動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方向。

    2020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 學勞動教育的意見》, 對新時代勞動教育作出全面部署。2021年新修訂的《教育法》進一步將勞動教育固定為法律規范。加強勞動教育,是新時代教育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務,我們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勞動和勞動教育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不斷深化對勞動教育重要意義、豐富內涵、時代價值的認識,增強勞動教育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扎實推進新時代勞動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創新。《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將勞動教育闡釋為:“勞動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是學生成長的必要途徑,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實施勞動教育重點是在系統的文化知識學習之外,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煉意志,培養學生正確勞動價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

    2020 年 7 月 7 日教育部印發實施的《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指出:“勞動教育是發揮勞動的育人功能,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教育活動。”“勞動教育是新時代黨對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是全面發展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中小學必須開展的教育活動。”概括起來講,勞動教育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教育性勞動,包括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和勞動態度,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養成勞動習慣,培養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良好的勞動品質,是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主要內容和路徑之一。

    勞動教育的內涵、形式隨著時代發展而不斷變化。我們要與時俱進, 科學、準確地把握好新時代勞動教育的本質屬性、原則規律、目標和要求,不斷深化勞動教育研究和實踐,積極探索勞動教育有效實施和科學評價的方式方法,推動新時代勞動教育持續健康發展。一是要進一步明確定位,統籌好勞動課程實施和育人的關系,將勞動教育真正貫穿到人才培養全過程。單獨開課是基礎,是主渠道,但并不是勞動教育的全部。要加強對勞動教育豐富內涵的研究和闡釋,加強對勞動教育與相關學科融合發展的研究和創新,將勞動教育的思想觀念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探索和完善人才培養體系。二是要進一步聚焦目標, 統籌好勞動手段和培育人才目標的關系,不斷提升勞動育人實效。要準確把握勞動教育的特點和規律,做好總體規劃和頂層設計,在勞動中融入教育的內容和要求,充分體現教育意義。要強化勞動教育效果評價導向,關注勞動對學生良好思想意識和精神品質的促進程度。三是要進一步加強引導推動。要深入挖掘一批勞動教育典型案例,持續跟蹤研究,及時發布研究成果,充分體現勞動教育與其他學科教育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密切關系,加強宣傳引導,廣泛調  動“家校社”共同支持和參與勞動教育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018 年全國教育大會以來,各地各校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勞動 教育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有關決策部署,緊密結合地方和學校實際,充分挖掘學校和社會資源, 因地因校制宜, 扎實推進中小學勞動教育, 取得了積極進展, 涌現了一批典型案例和創新做法。他們在育人實踐中把勞動教育擺在突出位置, 積極拓展勞動教育空間,著力開發勞動教育課程,設計勞動清單,設立勞動周  (月),結合校園文化建設、主題教育活動和社團活動等, 創新開展勞動實踐。

    (作者:中國教育學會研究員 時俊卿教授)


    【責任編輯:羅天林】
    返回頂部